田野里飞出幸福的歌
时间:2012/9/14 来源:金典网络 浏览:1018次
10年,在历史的鸿篇巨制中,也就是一个点。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民得实惠最多、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0年来,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九连丰”,农民增收“九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我市迈出了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铿锵步伐。
高效农业让黑土生金
走进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 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 普通温室鳞次栉比。园区内,各种蔬菜生长旺盛,叶片饱满翠绿。“产业园从2010年开始实施打造,总规划1.8万亩,分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有机农产品生产区、花木生产区和综合服务区,投入1亿元,分三年实施。目前,入驻企业16家,其中外资企业2家,总投资已超亿元。”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介绍。
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仅为我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优厚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境内外客商前来投资高效农业,朝晖蔬菜种植加工、苏中大地、立华畜禽、江苏中江种业等一批体量较大的高效农业项目相继落地生根,高邮鸭产业园、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脱颖而出,成为扬州市现代农业亮点工程。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高效农业面积达65万亩。从10年前现代高效农业几乎是一张白纸到现在“市有万亩示范区,镇有千亩示范园,村有百亩创业园”,并连续四年摘得江苏省高效农业建设先进市的桂冠,我市农业现代化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快速提升。
“三大合作”让农民抱团生财
“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了。10多年来,合作社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由300亩发展到9760亩,户均年纯收入6万元以上,入社成员比非入社成员户均效益高出4000元以上。”龙虬镇阳光特种水产养殖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戴大喜告诉记者。
“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率达100%,工商登记成员累计达16万人,占农户总数比例达8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把各项服务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基层政府包不了、社区组织统不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同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撑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市委农工办经管科科长刘国华告诉记者。
10年来,我市“三大合作”组织实现了合作形式、经营领域、服务功能、管理运行的四个“华丽转身”,让广大农民实现了从阶段性增加收入到持续增收再到增加财富积累有恒产的“三级跳”。据了解,2004年以前,我市仅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而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925家,比2004年增长了近10倍。200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512.15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49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3倍,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新农村建设让生活更加幸福
一排排气派非凡的小别墅矗立在车樊公路南侧,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樟树、桂花树等几十种花木点缀其间,广场、凉亭、景观灯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处处欢声笑语,散发着浓浓的幸福气息。走进车逻镇太丰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这里给人的感觉既像城市里的高档小区,更像如诗如画的大花园。
建设美好家园、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是我市“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年来,我市全面小康乡镇和全面小康村创建实现全覆盖,提前两年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区域供水覆盖率达100%,83万城乡居民喝上了“放心水”;新农保、新农合覆盖率100%,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80%以上;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精神大餐”;所有行政村通上了四级公路,基本实现了干线公路化、市域公路网络化;80%以上的乡镇建成千亩以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60%以上村建成百亩以上连片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全市综合农机化水平达86%,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新农村建设让我市农村呈现出整洁划一、文明富足的新面貌,农民生活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巨变。我市还通过实施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河道疏浚、植树造林、垃圾处理、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打造亮化了一批富裕和谐的美丽新村庄,唱响了一曲曲农民幸福生活的动人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