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2/11/13 来源:金典网络 浏览:1579次
“种田光凭经验不行,关键还得靠科学。”近日,记者在周巷镇采访时,村民秦有文欣喜地告诉记者,“你看,今年我家的3亩多水稻田采用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精确施肥等新技术之后,水稻产量亩均1800斤左右,每亩比去年增收了300斤左右。”市农委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的水稻生产在经历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持续扩大成效后,农业科技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今秋我市84万亩水稻单产首次突破了650公斤,粮食单产、总产喜获“九连增”。
“九连增”的背后,离不开扎实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支撑。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依托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新技术,推行新模式,推广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年初,为配合农业部“科技促进年”活动,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五大行动之一,并出台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资金支援等,全力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以高邮鸭集团、双兔米业、戚伍水产、富裕达公司、天歌鹅业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鸭、鹅、虾、蟹、有机稻米、有机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品种和技术创新,强化品种繁育。市农口部门以及涉农部门服务到田间地头,与农业龙头企业一起优选科研攻关课题,做好成果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大面积推广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苏邮Ⅰ”蛋鸭配套系已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并列入了今年全省农业主推品种;14家罗氏沼虾虾苗厂年产虾苗30亿尾,补齐了罗氏沼虾虾苗供应长期依赖外地虾苗厂的短板。
以资源优势与科技优势融合助推农业项目,是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市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江南大学、里下河农科所等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深入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目前,富裕达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院校,成立了“高邮市罗氏沼虾研究所”,专门研究罗氏沼虾育苗、养殖、加工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高邮鸭集团成立了全国鸭蛋加工行业唯一的“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禽蛋分中心”;双兔食品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米乳、糙米汁等产品精深加工;戚伍水产公司成立了“罗氏沼虾养殖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罗氏沼虾精深加工已组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我市还通过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让创新成果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近年来,在种植业上,我市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麦秸全量还田轻型稻作、高品质棉高产保优栽培、小麦赤霉病防控、水稻病毒病防控等10多项技术,为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畜牧业上,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猪沼菜生态循环养殖,鸭、鹅、鸡高产增效等技术,减少对环境影响,节省大量粪便治理及设备费用,提高了市民“菜篮子”的品质;水产业上,主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黄颡大规格鱼种培育和鱼池套养甲鱼等新技术,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同时,还积极探索鱼鸭混养、林药结合、林牧结合、林菌结合、虾塘种草、渔塘种菜等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以专项科技经费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聘任了科技特派员79名,培植科技示范户3500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同时,认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实现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村村全覆盖。截至10月底,举办各级各类农业培训班148期、参训达9913人次,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竞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工厂企业。目前,在我市已经形成了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