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稻技术应用受病害、草害、倒伏等因素制约
时间:2010/11/13 来源:金典网络 浏览:1792次
麦田套播水稻技术是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将处理过的稻种直接撒播到麦田中的一种播栽方式。该技术简化了常规稻作育秧移栽等工序,省工节本、省秧田;同时可以实现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避免麦秸野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省农林厅作栽站水稻科科长杜永林在肯定麦套稻技术能解决焚烧麦秸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麦套稻技术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技术难到位,群体难以控制。由于麦田套播方式不盖种,受鸟、鼠等危害,秧苗出苗率不高且出苗不整齐,群体起点不合理,生育前中期群体难以调节,后期易倒伏。二是杂草发生严重。套播稻田不进行耕翻,杂草发生早、发生量大,草相复杂,出草峰次多,危害时间长,化除效果差,需要多次化除或人工除草才能控制草害。三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近年来灰飞虱大暴发,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麦田套播方式水稻与小麦有7~12天的共生期,小麦收割时水稻秧苗已达1叶1心期,麦田中的灰飞虱可以直接转移到秧苗上危害,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此外,麦田套播方式水稻生育期缩短,不能保证水稻生育期和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水稻品种潜力发挥不出来,产量降低。
采用麦套稻技术宜选用穗粒并重型和大穗型水稻品种,并且这些水稻品种能在当地安全齐穗。每亩适宜基本苗:穗粒并重型粳稻品种亩产量500~600公斤的,每亩基本苗为8万~12万;杂交中籼稻每亩基本苗不能少于4万。播种要均匀,播后及时盖籽。掌握适当增加施氮量、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分蘖肥分2~3次施用,施用量占总施肥量50%~60%。穗肥以促花肥为主,施用量占总施肥量40%~50%。水稻生长前期浅水勤灌,以促进分蘖。茎蘖数达预期穗数1.2~1.5倍时分次轻搁田,以减少无效分蘖发生。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以后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养老稻。采取“一封、二杀、三防除”的方法防除田间杂草。